N-亚硝基化合物的种类、前体物来源、体内合成及毒性特点、预防措施是什么?
N-亚硝基化合物可分为N-亚硝胺及N-亚硝酰胺两大类,食品中天然存在的N-亚硝基化合物含量极微,但它的前体物(胺类、亚硝酸盐及硝酸盐)却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中,在酸性条件下,可形成亚硝胺或亚硝酰胺。
土壤中的硝酸盐生成菌可将肥料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;腌制蔬菜使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增高;鱼、肉类制品的腌制和烘烤加工处理,能分解出胺类化合物,腐烂变质的鱼和肉类也会分解出胺类;肉类制品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,可以检出亚硝基化合物;发酵食品(如酱油、醋、啤酒)中亦可检出亚硝基化合物。
人的胃可合成亚硝胺,唾液中也可检出亚硝酸盐。动物实验表明:N-亚硝基化合物有强致癌、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。
对N-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危害的预防措施有:保证食品新鲜;改进食品加工工艺;利用食物成分阻断亚硝胺的合成;执行亚硝基化合物的限量标准。